- 本名 包拯
- 别称 包希仁,包公,包孝肃,包青天,包龙图,包中丞,阎罗包老,包待制
- 字号 字希仁
- 所处时代 北宋
- 民族族群 汉族
- 出生地 庐州合肥
- 出生时间 999年
- 去世时间 1062年7月3日
- 主要作品 《包孝肃公奏议》
- 主要成就 秉公执法,刚正不阿
- 官职 枢密副使,礼部侍郎,给事中
- 封爵 东海郡开国侯
- 谥号 孝肃
- 追赠 礼部尚书
包业,不仕。
包袭,不仕,后赠太子少保。
祖父:包士通,后因包拯显贵赠太子少傅。
祖母:宣氏,追封冯翊郡太夫人。
包令仪,官至虞部员外郎,后因包拯显贵赠太保。
张氏,追封(阙)阳郡太夫人。
李氏,包拯原配,早卒。
董氏,包拯继室,后封永康郡夫人。
儿子
包繶,包拯长子,娶崔氏,官至太常寺太祝、通判潭州,先于包拯去世。
包绶,幼名包诞,包拯幼子,出生在媵妾家中,后被崔氏迎回,官至朝奉郎、通判潭州。
女儿
包氏,嫁陕州硖石县主簿王向。
包氏,嫁国子监主簿文效。
包拯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于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考中进士,被授任为大理评事,出任建昌县(今江西永修)知县。因父母年迈,包拯请求在合肥附近就职,遂改授和州(今安徽和县)监税,父母又不想让他离开,包拯就辞去官职,回家赡养父母。几年之后,他的父母相继去世,包拯在双亲的墓旁筑起草庐,直到守丧期满,还是徘徊犹豫、不忍离去,同乡父老多次前来劝慰勉励。直到景祐四年(1037年)包拯才赴京听选,获授天长(今属安徽)知县。
庆历元年(1041年),包拯调任端州(今广东肇庆)知府。端州出产砚台,此前的知府趁着进贡大都敛取是贡数几十倍的砚台,来赠送给当朝权贵。包拯命令制造的砚台仅仅满足贡数,他在任满一年没拿一方砚台回家。
庆历三年(1043年),入京任殿中丞。后经御史中丞王拱辰举荐,于十一月被任命为监察御史里行,改任监察御史。
包拯又曾经建议说:“国家每年向契丹交纳财物(岁币),不是抵御戎人的计策,应该操练军队、挑选将领,致力于充实边境守备。”又请求重视门下封还驳正的制度,以及废黜贪官污吏不得做官,选择郡守县宰,推行考核试用补任恩荫子弟的方法。当时各道转运加按察使,他们上奏弹劾官吏大多指摘细小过失,注重苛刻严察相互标榜,官吏自觉不安,包拯因此请求免去按察使。
庆历五年(1045年)八月,包拯担任契丹正旦使,出使辽朝,完成了使命。回朝后,包拯根据自己在辽朝的观察,上疏建议朝廷挑选“素习边事”的将领守边,并重视代州(今山西忻州代县)的将领选择,以应对边境突发的情况。此后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于庆历六年(1046年)六月左右出京任京东路(治今河南商丘)转运使。
庆历七年(1047年)四月,改任尚书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陕西转运使。
庆历八年(1048年)五月二日,包拯调任河北路(治今河北大名)转运使,六月二十二日,入朝任三司户部副使。秦陇斜谷务所的造船木材,一概向百姓征收索取;又七个州交纳河桥竹索的赋税,一般有几十万,包拯都奏请加以废除。辽朝在邻近边塞地区集结军队,边境州郡渐加戒备,命令包拯去河北调发军粮。包拯说:“漳河地区肥沃的土壤,百姓不能耕种,邢、沼、赵三州农田一万五千顷,一概用来牧马,请求把这些全都分给百姓。”听从他的意见。解州盐法规定使百姓困竭,包拯前去加以经营管理,请求一概与商贩流通交换。
皇祐二年(1050年),包拯受任为天章阁待制、知谏院。他多次论述斥责权贵得宠大臣,请求免去一切由内廷施予的曲意恩赐。又依次递上唐魏徵的三条奏疏,希望放在座位右侧,作为借鉴。又上言天子应当明于听取采纳,分辨朋党,爱惜人才,不坚持先入为主的说辞,一共七件事;请求废除苛刻不宽厚的做法,抑制侥幸投机得官,正刑法明禁令,戒除兴建劳作,禁丘妖言妄说。朝廷大多加以施行。当时,张贵妃(温成皇后)的父亲张尧佐被任命为淮康军(治今河南汝南)节度使、群牧制置使、宣徽南院使、景灵宫使,右司谏张择行、唐介与包拯一起奏论此事,认为应追夺对张尧佐的任命,或者选择宣徽、节度中的一个授予。最终,张尧佐辞去了宣徽使、景灵宫使之职。
皇祐四年(1052年)十月,除任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曾经提议太平无事时把军队调到内地,没有答复。至此时,请求:“解除河北驻守军队,把他们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兖、郸、齐、濮、曹、济各郡,如果有紧急情况,没有误时的忧虑。如果说驻守军队不能立刻削减,请求训练民兵,稍加供给干粮,每年的费用,不到驻守军队一个月的开支,一个州的赋税,那么供给的人数就多了。”没有答复。数月后,转任高阳关(今河北高阳东)路安抚使。同年七月,调知瀛州,各州用官府的钱做买卖,年累计亏负十多万,都上奏加以除去。因丧子请求任政务清简的州郡任职,遂改知扬州,又转知庐州,并加刑部郎中。
至和二年(1055年)十二月,包拯因担保推荐官员失误获罪,贬官兵部员外郎、知池州(今安徽池州)。
嘉祐元年(1056年)八月,复职刑部郎中、知江宁府。同年十二月,被召任权知开封府,迁升右司郎中。
嘉祐三年(1058年)六月,升为右谏议大夫、权任御史中丞。包拯上奏说:“太子的位置空缺已经很久了,天下人都为此感到担忧,陛下这么长久地不作出决定,是为什么呢?”仁宗问他说:“你认为立谁为好呢?”包拯回答道:“臣下无能,还没有考虑,臣请求早立太子,是为宗庙万世之大计着想的。陛下问臣想立谁,这是怀疑臣。臣已是六十岁的人了,又没有儿子,并不是为自己和后代邀宠考虑的啊!”仁宗听了大为高兴,说:“这件事还要慢慢商议。”他请求裁减内侍,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按条文督促各路监司尽忠职守,御史府可以自己举荐所属官员,减少官吏一年的休假日期,这些建议都得以施行。七月,以权御史中丞职领转运使、提点刑狱考课院。
嘉祐四年(1059年),时任三司使的张方平由于买土豪的财产,被包拯上章将其弹劾免官;由宋祁接任,包拯又弹劾他;宋祁被免后,就由包拯以枢密直学士之职暂任三司使。对此,欧阳修说:“包拯是所谓牵牛踩踏了田而夺了人家的牛(蹊田夺牛),处罚已经很重了,可他又贪图肥缺来做那个职务,不也是过分了吗?”包拯因此待在家里,以躲避代理三司使的任命,仁宗不许。许久后,包拯才出府任职。
嘉祐六年(1061年)三月,升任给事中,正式担任三司使。数日后,拜枢密副使。不久,调任礼部侍郎,但他推辞不受。
嘉祐七年(1062年)五月,包拯在枢密院视事时,突然得病。同月二十四日(7月3日),包拯病逝,终年六十四岁。仁宗亲临吊唁,并为其辍朝一日。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
包拯平生整治吏治、注重生产、巩固国防、举贤任能、为民请命,颇有政绩,是中国历史上的名臣,杰出的清官代表。包拯之名,成为清廉的象征。
包拯性情严峻刚正,憎恶办事小吏苟杂刻薄,务求忠诚厚道,虽然非常憎恨厌恶,但从来没有不施行忠恕之道的。他跟人交往不随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取悦人,平常没有私人信件,连朋友、亲戚都断绝来往。虽然地位高贵,穿的衣服、用的器物、吃的饮食跟当百姓时一样。曾著家训:“后世子孙仕安者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者,非吾子孙。仰珙刊石,竖于堂层东壁,以诏后世。”时人也称其“有凛然不可夺之节”,“有所关白,喜面折辱人”,据此可见,包拯的为人已清正刚直得近乎执拗,甚至还有些不近人情,然而,这也正是他与一些庸吏的根本不同。
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贵戚宦官因此而大为收敛,听说的人都很害怕他。人们把包拯笑比做黄河水清一样极难发生的事情。小孩和妇女,也知道他的名声,叫他“包待制”。京城里的人因此说:“暗中行贿疏不通关系的人,有阎罗王和包老头。”按旧规矩,凡是诉讼都不能直接到官署递交状子。包拯打开官署正门,使告状的人能够到跟前陈述是非,办事小吏因此不敢欺瞒。朝中官员和势家望族私筑园林楼榭,侵占了惠民河,因而使河道堵塞不通,正逢京城发大水,包拯于是将那些园林楼榭全部毁掉。有人拿着地券虚报自己的田地数,包拯都严格地加以检验,上奏弹劾弄虚作假的人。
包拯以其政绩和品行为人爱戴,因而包拯去世的噩耗传出时,朝野震惊,全城尽悼,“京师吏民,莫不感伤;叹息之声,闻于衢路”。现藏开封博物馆的北宋《开封府题名记》碑,上刻一百八十三位开封知府的姓名和上任年月,而包拯的名字却已磨去,据说这是因为人们在观赏碑记时,由于敬仰包拯而经常用手抚摸指点其名,天长日久,竟将碑字磨去。
包拯在社会享有盛誉,因而人们广泛传诵他的事迹,并加以理想化和艺术化,衍生出许多轶闻传说。南宋时有以包拯为主题的故事和戏曲,元杂剧中更有大量的包公戏如《陈州粜米》。包拯是以龙图阁直学士(后世讹为大学士)职名任权知开封府,包拯世称包龙图。有小说《三侠五义》(评书界叫《龙图公案》)流行,遂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
士大夫语曰:富公真宰相,欧阳永叔真翰林学士,包老真中丞,胡公真先生。
欧阳修:拯性好刚,天姿峭直,然素少学问,朝廷事体或有不思……少有孝行,闻于乡里,晚有直节,著在朝廷。但其学问不深,思虑不熟,而处之乖当,其人亦可惜也!
赵祯:包拯公而忘私,不邀阴幸也。
司马光:①拯进士及第,以亲老侍养,不仕宦且十年,人称其孝。②向者仁宗时,包拯最名公直。③拯为长吏,僚佐有所关白,喜面折辱人,然其所言若中于理,亦幡然从之。刚而不愎,此人所难也。
刘敞:识清气劲,直而不挠;凛乎有岁寒之操。
吴奎:①宋有劲正之臣,曰“包公”……其声烈表爆天下人之耳目,虽外夷亦服其重名。朝廷士大夫达于远方学者,皆不以其官称,呼之为“公”。②公守法持正,敢任事责凛凛然有不可夺之节,盖孔子所谓大臣者欤!③力于亲,尽瘁于君。峻节高志,凌乎青云。人或曲随,我直其为。人或善容,我抗其辞。自始及终,言行必一……惟令名之皎洁,与淮水而悠长。
张田:仁宗皇帝临御天下四十年,不自有其圣神明智之资,善容正人延谠议,使其谋行忠入,有补于国,卒大任以股肱者,惟孝肃包公止尔。
包顺:平生闻包中丞朝廷忠臣。
李焘:拯性峭直,然奏议平允,常恶俗吏苛刻,务为敦厚。虽疾恶甚至人情所不及,即推以忠恕。不为苟合,未尝伪色辞以悦人。不作私书,至于干请,无故人亲党一皆绝之。居家俭约,衣服器用饮食,虽贵,如初官时。
朱熹:复为京尹,令行禁止,立朝刚毅。
王称:拯为人不苟合,未尝伪辞色以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亦皆绝之,人多惮其方严,仕已通显,奉已俭约,如布衣时。
脱脱:拯为开封,其政严明,人到于今称之。而不尚苛刻,推本忠厚,非孔子所谓刚者乎。
孙承恩:面目棱棱,刚气烈烈。势力苞苴,莫我敢敓。严肃者政,苛刻匪心。非汉法吏,乃古直臣。
张居正:若包拯者,真可谓执法之臣,故虽至今儿童妇女犹知称之,况当时乎!然其敦厚忠恕,又其立身行己之本,故虽执法而民不以为残也。人主得斯人而用之,则可以振纪纲,整风俗,其于治道非小补矣。
蔡东藩:狄青、包拯两人,垂誉至今,称颂不衰。而包龙图三字,盛名尤出狄上。即妇人孺子,无不知有包龙图者。甚且谓狄之荣显,多由包拯之力,是则子虚乌有之谈,固难取信耳。尝考狄之立功,莫大于夺昆仑关,包之成名,莫要于知开封府,著书人不敢溢美,亦不敢没善,就两人功名,择要演述,已足存其实迹;而当时朝政之得失,亦销纳其间,以视俗小说之附会荒唐,不值一噱者,固不啻霄壤之别也。此书一出,可以扫尽巵言。
胡适:历史上有许多有福之人。一个是黄帝,一个是周公,一个是包龙图……包龙图——包拯——也是一个箭垛式的人物。古来有许多精巧的折狱故事,或载在史书,或流传民间,一般人不知道他们的来历,这些故事遂容易堆在一两个人身上。在这些侦探式的清官之中,民间的传说不知怎样选出了宋朝的包拯来做一个箭垛,把许多折狱的奇案都射在他身上。包龙图遂成了中国的歇洛克·福尔摩斯了。
-
微小曦 还行
2021-03-02 11:32
被“魔改”的《风起霓裳》,有哪些可取之处?在春节档大片云集之时,有一部改编自小说《大唐明月》的古装剧《风起霓裳》悄悄更到了三十多集。 它的评分并不及格,评论区骂声一大片。 看过一两集后弃暗投明,将自己的鄙夷留在评分里的小伙伴大有人在。 起初我也想这样,正好借题# 评分不及格的风起霓裳亦有长处 # -
微小曦 较差
2021-03-02 10:34
《风起霓裳》透露的可怕真相:蠢不仅会传染,还会遗传我不知道是什么支撑着我看完了《风起霓裳》这部剧, 可能是还抱有一丝大反转的希望。 希望最后能让我惊觉自己的浅薄——哦原来是这样的啊!这个结局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我的天呐编剧真是太牛了! 瞧,我# 吐槽一下这部“傻白甜大战蠢癌” # -
唐泽雪穗 推荐
2021-03-01 18:19
耽美改编的《山河令》也太敢拍了!真的不怕被下架吗?由耽美小说《天涯客》改编的《山河令》居然开播了! 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毕竟国内出圈的耽美剧在我的印象中几乎为零。 就算有电影或电视剧不免有一些会涉及到耽美感情的片段,也是表达的及其隐晦的。 《陈情令》勉勉强强算一个耽美剧,但是耽美也毕竟不# 《山河令》究竟有多敢拍? # -
照年年 推荐
2021-03-01 18:09
戚薇上演AI版《回家的诱惑》,你从来没有看过的国产科幻剧2035年的未来都市,一个拥有自我意识,外表和人类一样的家用型美女芯机人进入普通人类家庭,将会引发哪些奇妙故事? 美丽能干的芯机人在家庭中出现,在缓解女性家务压力的同时,是否会令夫妻失和,上演AI版《回家的诱惑》? 近日,改编自英国口碑科幻# 你好,安怡 AI版回家的诱惑 # -
烟波人长安 推荐
2021-02-26 18:53
《我的时代,你的时代》:最合适“吴白”的胡一天开年又一部新作闪亮登场并获得了不错的成绩,这是继《亲爱的,热爱的》之后的又一部“电竞”题材的作品《我的时代,你的时代》。 从《我的时代,你的时代》初定的原名《亲爱的,挚爱的》就可以看出,这部剧算是《亲爱的,热爱的》的# 我的时代,你的时代能否超越前作 # -
照年年 推荐
2021-02-25 13:03
《上阳赋》即将结局,谁才是这场权欲纷争的王者?《上阳赋》朝堂上的争斗,一直没有停歇,你方唱罢我登场。 历经一个多月,大结局的时刻终于要到来。原著小说中的各个人物悲惨遭遇和结局,在电视剧中,由于弘扬主旋律的原因,可能会做较大改动。 一、王蔺卷土重来与宋怀恩合谋,最终# 上阳赋 大结局 # -
骡子王乐 还行
2021-02-24 15:00
《赘婿》史上最尴尬的穿越,每时每刻都在出戏最近开播的网剧《赘婿》,由同名男频网文小说改编,讲述了一个现代商业奇才穿越到架空历史的武国,成为赘婿,一路成长打拼的故事。 由德云社小生,郭德纲之子,郭麒麟担任男主宁毅,美女宋轶饰演女主苏檀儿。 长相不怎么出众的郭麒麟,# 史上最尴尬的穿越 # -
九条鱼 力荐
2021-02-23 16:06
《风起霓裳》:“力压”武则天的女人有多厉害?跨过牛年春节,《风起霓裳》的剧情也渐近尾声,虽说剧情上仍然存有不少瑕疵, 但是在穿越、架空、玄幻等元素充斥古装剧的背景下,能有这样一部贴近真实历史的古装剧也属难得。 《风起霓裳》的故事发生在繁华的大唐初期,对于李世民、李治、武则天的传奇故事# 《风起霓裳》的角色历史原型 # -
烟波人长安 还行
2021-02-19 10:09
《我就是这般女子》大结局,每对CP都得偿所愿春节期间,在大电影的轮番轰炸下,你还有时间追剧吗? 《我就是这般女子》倒是个不错的选择,在腾讯的播放量,已经破10亿了。 像是这样的电视剧,太适合在春节追了,没有特别复杂的剧情,也并不是非常烧脑。只管追就完事了! 剧中容瑕与班婳那甜甜的爱情# 我就是这般女子中那些C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