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的角落》是一部犯罪悬疑剧,但是辛爽首先把它定位为一部家庭剧,他觉得该剧是一个以爱之名、行恶之事的家庭题材,创作的初衷,就是把人性的复杂展现出来。辛爽认为《隐秘的角落》中不存在什么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都是人类普遍的情感,他希望观众在看完这部剧后,现实生活里能一直有阳光照进,远离那些“隐秘的角落”。
“三个孩子在暑假看到一起凶杀案”,是导演对这个故事最直接和最深刻的印象,之后的许多改编与定位,都是围绕着这句话展开。暑假、盛夏、阳光、阴影,这些元素接二连三地成为他和主创团队在前期策划中的关键词。他们希望呈现出的并不是人性中简单的善与恶,反而认为这是一出关于爱的故事,“这里所有人都是因为对爱有了错误的理解,有的人把爱理解成占有,有的人把爱理解成卑微,有的人把爱理解得很自私,有的人把爱理解成强迫、控制。我们内心创作的初衷,就是把人性的复杂一面展现出来”?
。
《隐秘的角落》的主创一开始就确定的改变理念是不流于罪恶表面,而是试图去展示人性的多面性,希望让观众看到更深处的内容?
。剧组希望通过该剧讲述以爱之名导致错误的故事,所以对剧中人物做了群像化的处理方式,每个人都有善恶面,有各自隐秘的角落,好与坏之间没有明确的界定,共同的唯有人性的困境。剧名改为《隐秘的角落》是为了提醒人们去关注,处在时代洪流冲刷下那些不被注意的角落,滋生着人物与故事,这些人物与故事或许不起眼,但放大来看,却能带来惊心动魄的震撼感?
。
该剧的景别、光线、色彩在剧中都是作为辅助叙事而存在的,张东升出现是蓝色调、冷色调为主,老陈用暖色调为主,剧组希望利用非表演和台词之外的辅助手段来帮助叙事?
。
导演辛爽不希望对该剧的行为与人物做出好坏、善恶等定论,希望将更多的思考留给了观众。剧组之所以找秦昊出演,是为了一种反差,避免让人一眼看去就是坏人。
选孩子的标准有两个,第一是天然就像剧中的人物,放在那儿,就认为他是剧本里的那个人,所以很多孩子在第一波就被刷掉了。第二个标准就是他对表演的理解需要在审美范围之内?
。
剧集中的12首片尾曲在剧本创作时期就构思出来了。作为每集故事的收尾,片尾曲承担一部分的叙事功能,帮助观众做一个最后的情绪舒展,是戏剧的一部分?
;《隐秘的角落》共有11首片尾曲,全部来自独立音乐人和乐队的原创作品,片尾曲不仅仅是音乐,同时也是剧情的延伸,希望对整个故事做一个补充?
。《小白船》是80世纪50年代被译为中文传入中国的的儿歌,但它本质上是一首安魂曲?
;所以,两个老人坠下悬崖、朱晶晶坠楼、张东升的老婆游泳身亡,都出现了这首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