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1月4日,伊朗革命达到顶峰,激进分子猛攻美国在德 黑兰的驻伊大使馆,并抓走了52名人质。与此同时,6名美国人趁乱逃脱并躲到了加拿大驻伊大使馆中,不过以当时的局势,他们被找到甚至被处死都只是时间问题。为了营救这六名被困者,CIA任命一名精通伪装技巧的特工Tony Mendez(本·阿弗莱克 饰)负责人质营救事件。随后他设计了一个不可思议的计划,把自己伪装成一名电影制片人,被困的6名人质则谎称是与门德兹一起的剧组工作人员,而他们正在拍摄的电影名字正是本片的名字《逃离德黑兰》(Argo)。
- 中文名 逃离德黑兰
- 英文名 Argo
- 别名 ARGO - 救参任务(港) / 亚果出任务(台) / 逃离伊朗
- 制片地区 美国
- 上映时间 2012-08-31(特柳赖德电影节),2012-10-12(美国)
- 类型 剧情
- 时长 02:00:00
- 对白语言 英语 / 波斯语 / 阿拉伯语
- 主演 本·阿弗莱克, 布莱恩·科兰斯顿, 凯尔·钱德勒, 约翰·古德曼, 克里·杜瓦尔, 艾伦·阿金
- 导演 本·阿弗莱克
- 编剧 克里斯·特里奥,约书亚·比尔曼,托尼·门德兹
- 色彩 彩色
《逃离德黑兰》是一部庄重大气且精雕细琢,并具有黑色幽默现实主义的政治惊悚片,而所有角色的表演亦堪称完美。
《逃离德黑兰》的剧本确实改编得很完美,有着标准的政治惊悚片的类型片结构,紧张刺激的最后一分钟营救模式,道德上善恶分明的美式主旋律,在事件的取舍上也做着减法,让故事尽可能的简单直接。必要的背景铺垫和真实新闻素材的植入让影片的主题变得更加厚重,CIA、好莱坞工业以及占据道德制高点的政治问题的种种元素更为影片增添了话题性和可看性。
《逃离德黑兰》的剧本有值得夸奖的地方,但拍出来的电影,里面的故事可信度不高。
纸条上面字的位置是不一样的穿帮镜头
托尼在上飞机前给他妻子打电话无果,遂在小纸条上写下留言。但是在前后几个分镜头中,字条上字的位置是不一样的(有观众表示这是导演故意做的蒙太奇手法,但是从字面上看内容并未发生改变。)
在最后阶段,飞机起飞的时候那架波音747的襟翼角度为0(没有放下襟翼)。而通常情况下,载重的747起飞时襟翼角度应该在10度,对于起飞距离有限或者载荷很大时,可能会使用到20度。
负载的747起飞速度(相对空气)大约在250-300km/h,空机都要200以上。满载甚至会达到320以上。以这个速度,叛军的警车根本就追不上,更别谈在跑道尽头停下来目送747了。另外以747满油滑行时的噪音,片中那几个角色不挂也晕,车也不会如此完好。
伊朗官方无权扣留美国人,但是却有权逮捕偷渡者。如果民兵真的在最后时刻发现计谋,只要给军方,或者警察一个电话,那架飞机就会被调回,飞机再怎么快也不可能一起飞就离开伊朗领空吧。
Tony接受任务后飞往德黑兰前,取下结婚戒指,露出的劳力士手表表扣是00年之后的新款表扣,不是七八十年代的表扣。
制作人 | 本·阿弗莱克、乔治·克鲁尼、格兰特·赫斯洛夫、Chay Carter、David Klawans |
导演 | 本·阿弗莱克 |
副导演(助理) | Ian Calip、阿方索·戈麦兹-瑞洪、Gavin Kleintop- |
编剧 | Chris Terrio1、Joshuah Bearman1、Tony Mendez |
摄影 | 罗德里格·普瑞托 |
配乐 | 亚历山大·迪斯普拉特 |
剪辑 | William Goldenberg |
艺术指导 | Sharon Seymour |
美术设计 | Peter Borck |
服装设计 | Jacqueline West1 |
视觉特效 | Peter Borck1、Bryan Godwin、Don Lee |
布景师 | Jan Pascale1 |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时间 |
---|---|
美国 USA | 2012年8月31日 |
加拿大 Canada | 2012年9月7日 |
芬兰Finland | 2012年9月29日 |
美国 USA | 2012年10月12日 |
加拿大 Canada | 2012年10月12日 |
哥伦比亚 Colombia | 2012年10月12日 |
阿根廷 Argentina | 2012年10月18日 |
保加利亚 Bulgaria | 2012年10月19日 |
塞尔维亚共和国 Serbia | 2012年10月22日 |
新西兰 New Zealand | 2012年10月25日 |
-
微小曦 还行
2021-01-27 11:32
《武汉日夜》:一封用光影写成的平淡家书“你知道死是什么意思吗?” “就是去天堂了。” “那去天堂是什么意思?” “就是见不到他们了。” 李超七八岁大的儿子的回答# 武汉日夜是一封平淡的家书 # -
照年年 推荐
2021-01-27 10:18
《送你一朵小红花》里没说的,都拍进了《小伟》里2021开年之作——《送你一朵小红花》狂揽12亿票房之后,另一部关于癌症的电影几乎算是“悄无声息”地上映。 《小伟》原名《慕伶、一鸣,伟明》,从2019年夏天的First西# 小伟 癌症阴影下的普通家庭 # -
骡子王乐 很差
2021-01-26 17:26
《武汉日夜》别尴吹了,我们不需要自我煽情,更不需要廉价的眼泪作为每一个中国人,想必,都对2020年春天的武汉疫情记忆犹新。 说起这次疫情,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感触很深。 2019年农历腊月,其实网上就有传说华南海鲜市场发现了类似“SARS”的病毒,网络# 《武汉日夜》别尴吹了 # -
唐泽雪穗 还行
2021-01-25 17:20
三吉彩花元气“尬舞”解压,情绪低落的打工人一定要看《与我跳舞》霓虹国早在2019年就上映的电影《与我跳舞》,如今2021年1月22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这部电影还是充满了霓虹国一向“脑洞清奇”的特色,用荒诞的喜剧歌舞,来讲述现实里的职场生活。 女主角铃木静香# 《与我跳舞》情绪低落的你一定要看的电影 # -
脸脸 推荐
2021-01-25 17:11
孩子活在真实里,大人活在谎言里,《小伟》是献给父亲的散文诗电影《小伟》原名《慕伶,一鸣,伟明》,分别是母亲、儿子、父亲三个人的名字。2019年,《慕伶,一鸣,伟明》在First青年影展上斩获“评委会大奖”。时隔两年之后电影改名《小伟》,终于登陆影院与观# 小伟 献给父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