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7月,三度复出的邓小平,应时任中共安徽省委第 《邓小平登黄山》曝预告 再现“岁月风云” [2] 一书记、省革委会主任万里之邀,携全家大部分成员来到黄山,展开一次“休养式出巡”。从7月11日抵达至7月16日离开,邓小平在黄山一共待了6天,在这期间,邓小平同志登黄山、发表“黄山谈话”,当时时代大背景下引人关注的小岗村包干到户、知识分子待遇、香港回归等话题贯穿于影片之中 。
- 中文名 邓小平登黄山
- 别名 邓小平在黄山 / Deng's Climb
- 出品公司 安徽广播电视台,浙江天光地影影视制作有限公司
- 制片地区 内地
- 拍摄地点 安徽黄山
- 上映时间 2016-07-01(中国大陆),2015-02-06(首映)
- 拍摄时间 2014年7月11日
- 类型 纪实;革命历史
- 时长 01:40:00
- 对白语言 汉语普通话
- 主演 卢奇, 魏积安, 奚美娟, 薛淑杰, 于越, 张驰
- 导演 陈国星
- 编剧 赵葆华,张强
- 色彩 彩色
《邓小平登黄山》平实温情地再现了小平同志登黄山的种种细节,也让人感动落泪,影片重温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深切展现了这位“世纪老人”对祖国、对人民最深沉的热爱。
《邓小平登黄山》表现了邓小平同志胸怀天下、情系群众的情怀和高瞻远瞩、继往开来的政治智慧。重温了改革开放之初小平同志的功绩和亲切情怀。
《邓小平登黄山》有政治上严谨、艺术上完美、制作上精湛的创作理念,以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再现了一代伟人与一座名山的真实故事,诠释了小平同志改革开放思想的内涵精髓,展示了小平同志崇高鲜明又独具魅力的革命风范。
《邓小平登黄山》是一部大题材、大气魄的制作,重现历史一幕,让观众倍感亲切,倍受鼓舞。
《邓小平登黄山》展现了“白天老邓、晚上小邓(邓丽君)”的时代风貌,将邓小平平易幽默的一面展现给观众。
为了展现老年邓小平,卢奇每天都是第一个去片场,找化妆师黏上皱纹,染好白发。夏季黄山,天晴的时候,气候闷热。脸上的胶水一粘就是一整天,晚上卸妆的时候,脸上都干得生疼,而且整个脸都变成了古铜色,粘了头套的地方和脸上完全是两个颜色,给化妆带来很大的困难。
《邓小平登黄山》是万里的形象首次登上大银幕。
在电影首映会上,邓小平的女儿邓林出席了电影首映,并表示祝贺。
奚美娟在进组前,反复揣摩角色,从台词到动作一遍遍地排练。和卢奇演对手戏时,两位老戏骨火花四射,一场就过,现场的工作人员鼓掌庆贺。
为了更好的塑造角色,邓英翻看了大量文献资料,了解伟人与家人们的生活,而邓英的努力也得到剧中其他前辈与人物原型邓小平女儿邓林女士本人的认可。
一开始徐东升的经纪公司接到剧组邀约时,他正在拍摄另一部电视剧,调时间和路程的奔波都让公司犹豫过,但是他觉得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所以和剧组协调最终达成了合作。
在拍摄一场过桥戏的时候,因为溪边石头湿滑,卢奇一不小心摔倒在水中,磕破了腿。被工作人员扶起后,没有立刻去医院检查,简单处理了一下伤口,就接着拍戏。一直到当天的戏份完成,才去医院处理伤口。
卢奇有一次拍过河戏的时候,走回去时因为路太滑了,脚上摔了个口子。
卢奇为了塑造好老年邓小平的角色,翻阅了很多资料,从点滴着手,比如手上该戴什么表,拄着什么拐杖,拿拐杖的姿势,登山时的裤腿挽了多高,很多的细节都追求与邓小平当年的形体动作相一致。
拍摄时,陈国星导演不停地穿梭在片场,不是指挥现场拍摄工作,就是在给演员讲戏,因为赶上雨天,还不时地提醒工作人员和媒体们注意安全,茶杯里的茶摆在桌上一下午都没动,俨然一副“铁人”形象。
1979年7月11日,再度复出不久的邓小平亲临黄山视察。他以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治家的雄才大略和远见卓识,就中国改革开放和黄山开发建设作出了指示。“黄山谈话”,尤其是关于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论述,首开了我党历史上旅游理论的先河,是中国旅游业的立业之本、发展之纲。
制片人严从华投拍《邓小平登黄山》的初衷一是“家乡情结”(黄山是严从华的家乡);二是那代人集体对邓小平的感恩。该片2012年立项,2014年7月10号确定整个剧本 。
陈国星接到剧本后觉得“很不好拍”。因为从电影的角度看,没有强烈的矛盾冲突,讲述的故事也不是现代主流观众感兴趣的。陈国星一直在想,邓小平以75岁高龄坚持要求登黄山,到底是为什么?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体健康?这个理由并不是那么充分。后来想,这一切的动力源自于爱,他深深地热爱着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 。
对陈国星来说,如何还原36年前的人物形象和生活环境,以及如何处理好主旋律电影和观众诉求的关系,是拍摄《邓小平登黄山》面临的两个困难。陈国星选择“用最大的勇气作定位”,“不拘泥在1979年的年代戏上”,而是用“现代”的时尚观念来看待“当年”的人物,使电影里的场景既保留了1979年的样貌,又符合“现代”的审美观念。所以在拍摄中,陈国星在不影响整部片子大的诉求的基础下,着力把小平和家人的温馨以及和普通人的感情在有限空间里放进去。
从影30多年,卢奇已经在40余部影视作品中扮演了邓小平的形象,在本片中他“前所未有”地出演75岁高龄的邓小平。身材高大、同为山东人的魏积安,是制片方眼里饰演万里的不二人选。接演这个角色前,魏积安曾经犹豫观众能否接受,但最后他决定试一试 。
2014年7月11日《邓小平登黄山》如期开机 ,为真实还原当年情景,本片全部在黄山市拍摄,摄制组历时半年多时间,在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克服天气、自然条件等诸多困难,终于完成了这部革命历史题材的电影作品。
导演陈国星白天忙拍摄,晚上还要在房间修改剧本,和演员讨论第二天的拍摄内容。黄山阴晴多变的天气,让剧组几乎所有的工作人员都生病倒下,陈国星也不例外,甚至有一次在片场突然昏厥,被紧急送下山就医 。
影片拍摄时用了大量航拍,光拍黄山日出就等了足足一个礼拜。主题曲《黄山传奇》,请来皖籍音乐人舒楠作曲,数易其稿。最终呈现出来的韩磊演唱的版本 。
出品人 | 曹征海、庄保斌、李潮洋 |
监制 | 万以学、马 雷、叶正军、方碧云、程亚星 |
导演 | 陈国星 |
编剧 | 赵葆华、张强 |
配乐 | 舒楠 |
-
骡子王乐 很差
2021-01-26 17:26
《武汉日夜》别尴吹了,我们不需要自我煽情,更不需要廉价的眼泪作为每一个中国人,想必,都对2020年春天的武汉疫情记忆犹新。 说起这次疫情,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感触很深。 2019年农历腊月,其实网上就有传说华南海鲜市场发现了类似“SARS”的病毒,网络# 《武汉日夜》别尴吹了 # -
唐泽雪穗 还行
2021-01-25 17:20
三吉彩花元气“尬舞”解压,情绪低落的打工人一定要看《与我跳舞》霓虹国早在2019年就上映的电影《与我跳舞》,如今2021年1月22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这部电影还是充满了霓虹国一向“脑洞清奇”的特色,用荒诞的喜剧歌舞,来讲述现实里的职场生活。 女主角铃木静香# 《与我跳舞》情绪低落的你一定要看的电影 # -
脸脸 推荐
2021-01-25 17:11
孩子活在真实里,大人活在谎言里,《小伟》是献给父亲的散文诗电影《小伟》原名《慕伶,一鸣,伟明》,分别是母亲、儿子、父亲三个人的名字。2019年,《慕伶,一鸣,伟明》在First青年影展上斩获“评委会大奖”。时隔两年之后电影改名《小伟》,终于登陆影院与观# 小伟 献给父亲 # -
言利 力荐
2021-01-25 16:57
呼唤人性的觉醒,《没有过不去的年》是不应错过的良心电影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朝孟郊的《游子吟》这首极具画面感和感染力的诗,差不多每个国人在孩提时代就能朗朗背诵,诗的含义也大多耳熟能详。 然而时光荏苒,等我们都长大了# 有亲人在就没有过不去的年 # -
照年年 力荐
2021-01-21 17:55
《棒!少年》的议题不是“励志”,底色不是“燃”,而是“人生之苦”在排片只有0.4%的情况下,《棒!少年》拿到了豆瓣8.7的高分,成为2020年华语电影的最高评分。 一群出生在边缘地区的贫困儿童,高声朗诵着《少年中国说》,他们被爱心棒球队带上了另一条人生赛道。在第14届First影展露# 《棒!少年》中的人生之苦 #
-
电影网 播放